2021年03月11日
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棋,冷链!
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率仅有45%,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冷链率则高达95%左右。尤其是在近年来农产品电商兴起之后,冷链在农产品电商物流中的比重虽然越来越多,但流通数量和质量却并不高,这也成为我国农产品电商最大的痛点。
过去我们总说,农产品全产业链中下游的短板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如冷链运输、销地冷库等冷链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需要等等。然而如果把促进乡村振兴比作一盘大棋,需要走好的第一步棋,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了。
这第一步棋,就是要解决农产品产地的冷链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先一公里”的问题。所谓“最先一公里”,说白了,就是两个重点:一是推进田间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二是推进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建设。
今年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其中第18条指出:国家将大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并将全面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补贴力度,并认定一批国家级专业产地市场,建设一批田头市场。这对冷链行业而言,无疑是一重大利好消息!
据《大众日报》报道,嘉士丰家庭农场种植有山药260余亩,为了提高山药的存放周期,调节市场供应对山药价格带来的影响,建立了机械冷库,可以存放山药1100多吨。以往,每逢冬季,菜农们将山药挖下来后,都随着市场进行销售,为了保险,销售价格总是上不去。
去年,莘县实施了国家农业部冷链物流保鲜项目,让一定规模的农场都建设了冷库,使新鲜的山药可冷库储存,还带动了周边种植户,在价格低迷情况下,将山药集中冷藏仓储,从而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样,预计到2021年五月份,山药的价格在2.5元左右,较现在的市场价格提升1块钱以上,可实现增收200余万元。
亟需加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都是按照种类买卖,农民只管卖,消费者只管买,然后由消费者自己回家加工配菜。所以,一般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也是卖蔬菜的专卖蔬菜,卖肉的专卖肉,很少有人把蔬菜和肉组合起来变成一种商品卖给客户。
而农产品的商品化处理,则要求在农产品的采收、清洗、分级、加工阶段,进行商品化处理,这样做,既有利于避免腐烂、减少浪费,又可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品质。
此外,单个农产品也可以拆开卖。例如,按照传统的农产品买卖方式,水果是按大小、外形等分级,猪、牛、羊按部位不同价格分级等。但以前很少有人会想到,苹果也可以像猪一样切开卖,将苹果皮、外层肉、内层肉分开卖,从而大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而这样做的前提,必须依托农产品的全程冷链。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重大牵引性工程,加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就是要通过聚焦鲜活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坚持“农有、农用、农享”的原则,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冷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补齐农产品供应链“最先一公里”短板,从而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的能力。
来源: 中物联冷链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