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5日
预制菜国标愈来愈近,狠抓冷链运输!
01:预制菜国家标准出炉进入倒计时
据悉,预制菜国标历经近一年调研,并在行业内进行过多次征求意见,最终于2023年年底形成报送稿,送审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最快的话半年内便会有结果。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预制菜过去几年出现井喷式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产业规模,也体现在标准数量上。新京报曾报道,目前现存有效、经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发布的预制菜团体标准、地方标准有164个,加上一些企业标准,总数超190个。
但这些标准至多属于行业标准,对预制菜发展或许能起到引导作用,但却没有唯一性和强制性。那么随着预制菜国标愈来愈近,能化解社会大众的恐慌吗?
- 有网友对预制菜国标的到来大加赞叹:“确实不错,行业安全标准真亮眼,不加防腐剂超赞!”
- 也有网友表示,“有国标好过没有。国标来了,会放心吃,但尽量不吃。”
- 也有网友对国标的实际影响产生担忧:“要求必须全程冷链,成本高吧,会不会比新鲜菜弄的还贵?”
02:最大亮点是拒绝防腐剂,必须冷链运输
即将出台的预制菜国标,最大的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将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凤忠解释,之所以不允许预制菜添加防腐剂,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
但没有了防腐剂,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如何保障呢,如何确保不会过期呢?
王凤忠介绍到,从根本上来说决定食品保质期的并不是防腐剂,而是坏细菌的滋生情况。“其实除了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低温、真空、冻干、干燥、高渗、高酸度等,这些办法效果不一,成本也不尽相同。”
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就指出,预制菜的贮存、运输及销售环节要保持冷藏或冷冻条件。
“对制造商来说最关注的是成本,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成本越低越好。所以,冷链和防腐剂其实是二选一的,如果已经通过冷链储存和运输,原则上是没有必要去添加任何防腐剂的。”某大型团餐企业相关业务负责人陈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据了解,眼下不少预制菜的加工过程已经开始采用液氮速冻锁鲜技术等新型冷冻技术来代替防腐剂,液氮的使用还让口感和营养价值可以保留。然而当预制菜经过技术进行冷冻保鲜只是第一步,冷链物流的表现好坏决定了预制菜能辐射的最大面积。
中国市场颇为庞大,为了支持预制菜要渗透到不同地方则,冷链物流抓住机遇,加码布局规模化、数字化发展。例如去年8月,顺丰宣布要提供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包括干支线运输、冷链仓储服务、快递配送、同城配送等。京东物流在2022年年初成立了预制菜部门,聚焦B端C端两类服务对象形成规模化与细分化的布局。
“拒绝防腐剂以及对冷链的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国标的态度——预制菜是高品质产品,是产业的升级换代。”王凤忠表示。
03:即食类产品或被踢出“预制菜”范畴
除了上述调整,国标还有一大显著变化,就是对预制菜的范围有所缩小。
根据目前行业内认可度最高、应用最广的标准《预制菜》团体标准,业内将预制菜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但是在未来,即食类预制菜可能要被拿出去,即预制菜需要在加热后方可食用。”王凤忠透露,“过去预制菜就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给了不法商贩可乘之机,也给消费者带来认知不便。”
国标的缺失,被认为是目前预制菜陷入舆论困境和行业乱象的根本原因。
比如去年9月,教育部认为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原因就是“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
随着出台预制菜国标被正式提上日程,产业资质得到加持,行业门槛大幅提升。未来,不符合健康趋势的产品势必被快速淘汰,标签清洁、高品质的产品最终才能活下来。当健康、高品质的预制菜产品占到市场主流,预制菜面临的舆论困境或可迎刃而解。
文章来源:冻品头条、中国新闻周刊、界面新闻
图片来源: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站酷海络
来源: 文章来源:冻品头条、中国新闻周刊、界面新闻;图片来源: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站酷海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