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07月15日

互联网+风起云涌,十位大佬论道互联网+医疗

在“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上,除了发布了《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第二版)》,更有60多位医疗领域界大佬在会上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嘉宾们分别从各自的领域出发,解读互联网+医疗对原有体制的冲击和自己的应对之道。亿欧网对其中十位嘉宾的发言要点加以整理成文。

 

爱康国宾张黎刚:资本重新青睐免费模式,互联网+医疗发展正当时

爱康在O2O方面是最早的探索者之一。爱康2004年创立,那时候由于互联网医疗当中没有商业模式,爱康被逼无奈走到线下变成爱康国宾,2014年财年爱康国宾做了超过17亿人民币的收入,在体检行业当中占13.6%的市场份额。2014年开始爱康从传统的体检公司开始回到平台公司。在张黎刚看来,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今天的资本市场再一次支持免费的模式,另一个是原本拥有稀缺资源的医院在经历各种医患矛盾以后变成了弱势群体。基于这两点,互联网+医疗有望改变整个医疗行业。

 

挂号网张晓春:互联网+促进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

张晓春表示,挂号网将就诊服务分成四个环节,分别是找对医生、挂上号、就好医、看好病。挂号网在过去四年多的实践中对四个环节均有所涉猎。不同的是,之前的重点是挂上号、就好医,现在的重点是找对医生、看好病。在过去的四年半间里,挂号网累计为中国两亿老百姓提供了就诊服务,每个人平均节省了1到1.5小时。目前挂号网与医院的连接已经覆盖了24个省,与1500家医院的深度连接。在分级诊疗方面,挂号网通过与省市卫计委合作和推行团队医疗两种方式推动分级诊疗进程。

 

丁香园李天天:困在体制里,移动医疗移不动

真正的移动医疗,克服制度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实施起来又非常困难。李天天表示,与其困在传统的体制里,不如跳出来自己干诊所。丁香园在诊所上有三个主要实现目标。第一,实现医疗信息标准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诊所过程中,医疗行为、质量控制标准一定要有一套规范,丁香园希望摸索出适合诊所信息的标准和流程。第二,医生教育和患者教育。第三,积极把诊前和诊后环节对接,和市面上已有慢病管理公司和可穿戴设备公司对接,持续手机诊前诊后数据,特别是诊后数据。

 

杏树林张遇升:医疗体系正在由“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转变

杏树林的创始人张遇升认为,中美在人均医生数、医生平均素质和工作效率方面均有较大差距。中国的医疗环境也在变化,以前中心化的、以医院为核心的医疗体系正在向“去中心化”转变。杏树林就是力求在“去中心化”时代,成为医生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杏树林主要是通过“病历夹”这一个应用帮助医生实现便捷快速问诊闭环的。在病历夹上,系统可以将医生上传的病历照片和语音识别出来并做简单的处理,大大节省医生手动记录和翻找病历的时间,提高了医生的看病效率。

 

慈铭体检韩小红:移动医疗能为更广阔的人群服务!

慈铭2002年就开始做健康体检,是中国健康体检行业的开创者。过去慈铭主要做的事是针对高端人群,建立健康管理医院。虽然价值高,但依赖医生强,可重复性差。现在慈铭想要借助移动医疗的手段为更广阔的人群服务。韩小红表示,现在互联网的人谈的移动医疗的各种理论都是慈铭在过去13年经历过而且认真思考过的。慈铭已经过了讲理论的阶段,现在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商业模式,实实在在的方案。当记者问及慈铭作为传统公司转型O2O有什么挑战时,韩小红表示:慈铭做O2O,不存在挑战!

 

壹药网陈华:资本助力医药电商长足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医药电商出现了太多的问题。价格战、串货、投诉、亏损、离职潮、政策停滞等消息不绝于耳。有媒体问陈华,壹药网何时盈利?陈华也只能回答,三年内不考虑赚钱。但是医药电商真的如此惨淡吗?陈华表示,在过去的这一年,他看到了资本助力下医药电商的长足发展。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变化也成为医药电商发展的重大利好。以壹药网为例,无线销售比例从最初的5%已经提高到了现在的52%。1-6月份同比去年增长400%。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年底,壹药网有望在全中国药店连锁中间排到前40名到前50名。

 

海虹健康上官永强:医疗行业要走在政策前端

海虹健康于1992年上市,2000年介入新医改的药品集采环节。2009年,新医改收回了第三方集采药品的权利。海虹也顺势而为谋求转型,在中国推广PBM业务。上官永强认为,医疗行业受政策影响极大,公司需要顺势而为,走在政策前端。现在的海虹主要业务是依托原有医保领域的优势,做商业保险。通过健康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变现。虽然医保变现困难但仍花精力做的原因,一是积累大量用户数据,二是积累后端医生行为数据,并对医院形成一定约束力。

 

春雨医生万静波:医生短缺不能成为看病难看病贵的理由

全球医疗行业的确普遍存在医生短缺的问题。全球人口70亿,全球的医生量才1600万。平均437.5个分配到一个医生。但实际上,所有需求中只有20%是重大疾病。剩下的都是小病。万静波表示,通过移动医疗重新配置资源,基本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万静波还提到,春雨医生用四种方案解决医生短缺的问题。第一是人工智能,这个春雨刚开始做;第二是互联网化即远程诊疗。第三是用一套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改变做医生的动力,即M-HMO模式(健康管理模式)。

 

糖护科技李承志:慢病管理是大课题,智能硬件只是一个小环节

糖护科技于2013年7月份成立糖护士,是国内第一家专门针对糖尿病的医疗App+远程服务公司。糖护士的理念是以自我管理为核心,充分利用娱乐、互动以及游戏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虽然糖护士的智能硬件销量很高,甚至远销国外,但李承志表示,智能硬件只是慢病管理当中的一个小环节。糖护士希望通过智能硬件检测并指导用户的生活习惯、提升活跃和留存。现在,糖护士把药企、医生和患者联系到一起。未来,糖护士会和比较大的保险公司推出糖尿病的险种,完善支付闭环。

 

红杉资本陈鹏辉:打动红杉要靠清晰的商业模式

陈鹏辉在红杉主要负责的是医疗领域的投资。陈鹏辉表示,2014年是移动医疗元年。2015年开始,移动医疗增速开始明显加快,红杉预计2018年时移动医疗市场会接近200亿人民币。移动医疗的生态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指生态圈里能看到的如运营商、软件公司,以及移动App等。但不能忽略移动医疗最核心的主体:医院、医生、患者、药厂、医疗器械公司、药店等。很多公司只看到表面没有看到核心,因此红杉在投资的时候非常看重的一点是商业模式是否清晰。

 

总结来看

本次参会的企业除了一些有互联网基因的O2O企业以外,还看到了很多正在谋求发展的传统企业,他们对O2O转型的诉求更为迫切。另外,亿欧网发现,本次会议中来自商业保险领域和体检行业的嘉宾占比较大,健康管理也逐渐成为大趋势。整个行业也逐渐从只谈理论的怪圈中走出来,开始脚踏实地的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

 

来源: 亿欧网

 

 
热点追踪
active active active
展商中心
观众中心
媒体中心
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

2024展会圆满落幕:生鲜物流十年一剑,赋能行业稳步向前!

6月25-27日,2024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携手2024亚洲物流双年展和亚洲航空同期上演,打造一场贯穿冷链仓运配·生鲜加工包装全产业的亚洲物流供应链盛会。现场794家国内外生鲜物流供应链、冷链技术装备、海陆空铁各领域参展商齐亮相,以50,000㎡的展示面积呈现了物流行业的新发展、新风向、新机遇,其中近40%为国际展商,同时迎来了92个国家及地区的超36,000名专业观众。

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

2024展会圆满落幕:生鲜物流十年一剑,赋能行业稳步向前!

6月25-27日,2024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携手2024亚洲物流双年展和亚洲航空同期上演,打造一场贯穿冷链仓运配·生鲜加工包装全产业的亚洲物流供应链盛会。现场794家国内外生鲜物流供应链、冷链技术装备、海陆空铁各领域参展商齐亮相,以50,000㎡的展示面积呈现了物流行业的新发展、新风向、新机遇,其中近40%为国际展商,同时迎来了92个国家及地区的超36,000名专业观众。

2024展会圆满落幕:生鲜物流十年一剑,赋能行业稳步向前!

6月25-27日,2024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携手2024亚洲物流双年展和亚洲航空同期上演,打造一场贯穿冷链仓运配·生鲜加工包装全产业的亚洲物流供应链盛会。现场794家国内外生鲜物流供应链、冷链技术装备、海陆空铁各领域参展商齐亮相,以50,000㎡的展示面积呈现了物流行业的新发展、新风向、新机遇,其中近40%为国际展商,同时迎来了92个国家及地区的超36,000名专业观众。

展位预定

2026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
乘时借势,生鲜物流大有可为

下届展会将于2026年6月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以“递送健康新生活”为主旨,展示生鲜物流运输、末端配送、智能信息化、冷库建设及仓储、生鲜食品加工包装、生鲜智能零售、预制菜等各端解决方案,50,000平米面积,预计吸引700+冷链物流各领域参展商,联袂同期展会打造贯穿生鲜供应链全链路的行业盛会。

展位预定

2026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
乘时借势,生鲜物流大有可为

下届展会将于2026年6月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以“递送健康新生活”为主旨,展示生鲜物流运输、末端配送、智能信息化、冷库建设及仓储、生鲜食品加工包装、生鲜智能零售、预制菜等各端解决方案,50,000平米面积,预计吸引700+冷链物流各领域参展商,联袂同期展会打造贯穿生鲜供应链全链路的行业盛会。

2026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
乘时借势,生鲜物流大有可为

下届展会将于2026年6月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以“递送健康新生活”为主旨,展示生鲜物流运输、末端配送、智能信息化、冷库建设及仓储、生鲜食品加工包装、生鲜智能零售、预制菜等各端解决方案,50,000平米面积,预计吸引700+冷链物流各领域参展商,联袂同期展会打造贯穿生鲜供应链全链路的行业盛会。

展会动态

 

展会动态

 

展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