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3日
影响我国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的四大短板
目前,随着我国各群体及行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市场对与产量、品类逐渐增加的水产品息息相关的冷链物流标准要求也逐步增强,冷链物流企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期。但就我国现状来看,当前我国水产品冷链更多的是企业自主性的配置,离区域性、全国性的冷链网体系络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那制约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软肋有哪些呢?
1.缺乏统一化冷链设施配置,提高成本
水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落后,直接导致水产品的品质损失比较大。举例说明,比如一辆冷藏车上配置的装有活鱼类的运输桶,桶内3/4装水,活鱼产品比例仅占1/4,无疑提高了水产品物流成本,这便是典型的冷链物流基础配置不规范而导致的成本提高。而目前我国大多的菜市场上冷链配置建设不完整,尤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贸水产品市场,此类现象更为常见。
2.水产冷链地域性网络系统的建设
我国现存的大多水产冷链物流多为片段式、分散式的系统,构建属于初步性、片段性、分散性,水产品冷链,这种“冷链”模式往往使得冷链标准无法连贯的执行,全过程冷链温度的记录无法发挥作用,冷链的交接过程比较复杂。对于此种现场,可以多参考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的冷链系统,提倡并着手建设全国性、地区性的冷链枢纽中心。
3.水产品物流冷链物流技术欠缺
我们知道,冷链物流投资是一项大型的投资,尤其前期投入资金较大,而大多数市场流通的水产品属于中低端货品,单纯性地通过传统的水产冷链物流服务来增值,效应不是非常明显,故而导致水产品冷链物流投资风险稍大。因此依靠先进的冷链技术作为支撑,整体加强水产品冷藏库、冷冻库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温控设备等基础设施,才能有效缓解技术导致的成本增加。
4.冷链标准建设不到位
在我国,冷链物流可以说还算一个新鲜词,由于发展起步晚,水产品冷链物流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作业标准,对各类水产品的产品温湿度及储存期限、冷链标准建设等不能提供一个具体科学的统一范围,如:装卸速度、进出货检验、操作流程制度以及运输、仓储、配送等各环节低温对接要求等方面缺乏标准,这一短板使得我国大部分水产品不能控制在冷链温度范围之内。
水产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水产冷链物流虽存在各种各样的短板,但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正处于冷链物流黄金发展期,冷链物流需求也在随着市场而不断增长。2013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冷链物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了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笔者从浩爽制冷资深冷链工程师处了解到,及时认识到目前我国冷链短板并作出及时正确的修正,在良好的政策及市场环境下,2016年将是冷链物流一个极速发展的机会点,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的网络性大型冷链物流基地将逐渐建成,预计未来几年,冷链物流,尤其是水产品冷链物流将会出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来源: 搜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