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5日
顺丰布局医药物流 要运更需保鲜的医用疫苗
冷链药品物流未来的市场格局将分由两部分做主力支撑:传统医药流通的巨头企业、社会物流企业中医药冷运的专业公司。
山东未经冷藏储存直接流入市场的问题疫苗案发生后,包括疫苗在内的药品流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新规,确认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可以配送二类疫苗,给参与配送业务的传统药品批发商带来竞争,“快递一哥”顺丰想要凭借自己积累多年的物流经验和运输资源在药品流通领域分一杯羹。
药品流通经常会涉及到冷链运输需求。一直以来,药品流通都是由药品生产商和批发商所主导,上游企业根据自己的销售情况确立自己的冷链配送方式,分销网络决定着药品的流向,整个行业没有形成规模化、网络化的运输体系。
“医药产品对物流运输要求极高,全程温控和监控是两大关键点。对于大部分药品和生物制剂产品而言,温度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导致药品失效。”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在发给界面新闻的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
为了达到国家质量要求,大型医药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自建冷库、采购冷运车,建立配送队伍,由于涉及到航空、铁路、公路等因素,一旦涉及到跨区域运输时,医药企业大多时候需要将药品运输配送环节外包给专业化的运输公司。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医药企业,他们很难独立建立强大的物流服务体系,需要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托管。
相比于大型药企的自建团队,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专业知识,操作不够规范。除此以外,国内多级分销体制导致冷链药品流通环节繁杂,各个环节的冷链物流能力参差不齐,运输过程难以管控,导致风险几率增大。
“国内社会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冷链药品的配送经验和专业知识;如果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在提供运输服务时容易发生运输风险,从而导致药品企业不信任社会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能力。”顺丰医药冷运负责人马建聪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
医药冷链配送的一大难点在于整个过程需要经历许多物流环节,不同的环节使用不同的运输资源和信息系统。由于国内冷链行业起步晚,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水平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如果要实现药品流通全过程的“可视化”,必须需要统一的标准。
德勤和国家邮政中心2015年合作发布的《中国物流产业投资促进报告》表示: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物流外包代替自主配送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然而,为确保配送的效果,需要医药企业与专门化的物流企业明确配送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并在协议中规范好双方的权利义务。
顺丰是国内最早开始建立冷库和专业配送队伍的快递企业,2014年成立医药业务部门,在全国已成立25个冷库,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今年年初,顺丰正式成立了冷运事业部,分离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医药冷链的服务场景包括:医药仓储、干线运输、城市配送。
马建聪认为冷链药品物流未来的市场格局将分由两部分做主力支撑:传统医药流通的巨头企业、社会物流企业中医药冷运的专业公司,而且后者正在崛起中,物流服务的基因带给这些企业以市场化和资源配置的不同角度,存在令药品流通行业的服务更加优质的竞争机会。
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加入有望为药品运输建立规范,能够帮助企业对于药品的管控延伸至终端,为物流和销售渠道提供更多的数据依据。此外,更多企业对该项业务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行业沉淀出更多技术能力,如保温箱、蓄冷方法、全程监控等。
按规划,顺丰未来还将加大对医药冷链网络和设备的投入,并计划在2016年完成4亿元人民币的业务收入目标。
据商务部预测,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巨大的医药市场也将带动医药物流市场增长。而据《Pharmaceutical Commerce》杂志每年对全球冷链进行数据分析,2015年全球医药冷链产业突破100亿美元,并预计到2019年医药冷链物流市值将从2013年90亿美元增长至130亿美元。
来源: 中国冷链物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