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每日优鲜否认5亿美元融资数额 不否认加码无人货架
“5亿美元融资数额不实,具体金额将在近期公布。”12月26日,每日优鲜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近日,有媒体报道,生鲜电商每日优鲜获得5亿美元融资。每日优鲜合伙人许晓辉透露,所获资金将用于无人货架便利购业务。
2017年下半年,无人货架市场颇为火热:不仅初创公司涌现,还有大佬入局。那么,每日优鲜是否还将继续在这场混战加码?
每日优鲜入局
12月21日,成立半年的猩便利宣布无人值守便利货架上产生的订单数突破100万,是即时便利新零售行业中第一家日订单量破百万的企业。
11月才正式启动无人货架业务的新零售创业公司便利蜂,短时间内大规模布点,目前已在全国投放2.5万个无人货架,预计2018年春节前完成50万个货架投放。
业内人士称,目前来看,无人货架很难盈利,但是概念已成为风口,入场者只能不断烧钱。
生鲜电商中,每日优鲜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企业,其ABC三轮融资中均有腾讯身影。在模式重、烧钱多的生鲜电商中,每日优鲜也曾因高补贴而被质疑成本太高、难以盈利。但在今年8月下旬,每日优鲜宣布在一线城市已实现整体盈利,当月营收2.8亿元。
通过“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二级仓储体系,每日优鲜正不断缩小与客户的半径距离。在北京、上海等地,每日优鲜正在将前置仓扩充到1公里一个,同时于今年6月上线“便利购”业务,抢占“最后10米”。
每日优鲜合伙人许晓辉称,每日优鲜最终要实现的是货找人,在办公室距离10米、20米范围内有货架。
业内人士称,快速送达是每日优鲜的优势,但货仓出货再快,也不如货架距离人群近,面对猩便利、果小美等企业的竞争,每日优鲜也必须要加入这个赛道,布局无人货架有利于其融资和估值。
“最后10米”争夺战
在“最后10米”内,每日优鲜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有猩便利、果小美等。
猩便利于2017年6月正式上线,创始人是原大众点评COO吕广渝, 9月初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后,便开始快速布局。截至9月底,猩便利无人值守便利架已在全国布局过万,覆盖一、二线城市。11月1日,猩便利获得3.8亿元A1轮融资,短短两个月内融资近5亿元,一跃成为无人货架市场的头部玩家。据公开资料显示,猩便利目前已辐射全国40多个城市,投放无人值守便利架3万多个,12月21日,猩便利当日订单量突破100万,成为即时便利新零售业内第一家日订单量破百万的企业。
果小美同样成立于今年6月,融资超5亿。其联合创始人殷志华于近日称,果小美要在2018年做到100万货架的体量。
去哪儿前CEO庄辰超创办的便利蜂也在11月正式入局无人货架业务。上线不到两个月,便利蜂已在全国投放2.5万个无人货架,布点速度直逼猩便利。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庄帅称,无人货架是一种新业态,处于市场发展初期,跑马圈地仍是入场者目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倒闭潮将至?
一周前,阿里联手美的推出无人货架“小卖柜”,产品由美的内部孵化,阿里提供技术支持,京东到家、饿了么也陆续入局。
庄帅称,巨头布局无人货架的目的主要在于推广支付和培养消费习惯。此类企业的优势是抗风险能力较强,即便在无人货架上投资失败,对自身影响也不大,同时也比初创企业更具品牌效应,推广成本更低。
但在头部玩家在全国快速布局的同时,业内也频繁出现质疑声音,认为无人货架行业将在2018年出现倒闭潮、合并潮。
9月28日,办公室无人便利货架果小美和智能零售货柜番茄便利战略合并,新公司使用果小美为统一品牌。
10月23日,猩便利完成对无人货架公司51零售的全资收购。
庄帅认为,到2018年,资本对无人货架不会像今年这么热情,而无人货架自身管理上也有可能暴露出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货柜安全隐患等。此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可能回归到办公场所附近的传统便利店和商超。
业内人士分析,无人货架难盈利的关键问题在于行业缺乏标准化,这意味着成本将更高。无人货架目前主要分布在办公场所,产品主要为零食,具体品类受公司的人数、男女比例、员工年龄、员工消费水平影响,补货周期、服务成本、商品成本均不同,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虽然个性化可能反而成为企业的一个营销噱头,如猩便利称通过自主开发的技术可以精准地洞察用户需求,实现“千架千面”,满足各个办公室的不同需求,但这意味着更多投入,业内人士称,资本将逐步地向头部企业集中。
庄帅称,无人货架能否真正形成一个新业态,目前还不能定论,2018年,随着资本的冷静,或许会有很多小规模玩家倒闭或被收购。
来源: 国际金融报